灰灰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快住手疫情还未结束,又有人把手伸向l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的治疗 http://m.39.net/pf/a_7117848.html

近日,各处公园里春意浓浓,春花烂漫的同时,各种野菜也竞相吐绿。到公园踏春的游客中,不乏挖野菜“大*”的身影。

看我身轻如燕▼▼▼看我飞檐走壁▼▼▼进入公园后,许多人便拿出准备好的餐刀、铁铲等工具,在林间草地上热火朝天地挖起了野菜。

除了在公园,街道旁、社区内的绿地上也时常能看到一些俯身“劳作”的身影。

虽说滥食植物“野味”的危害远不及食用蝙蝠、果子狸、穿山甲等野生动物,可这个“野味”同样弊处不少。

严重破坏公共环境

二月兰被“掐尖儿”、蒲公英被连根拔起……不少植株还未长大,地面生长的部分就被整根掐下,只留下花根。

采挖之后,草地到处坑洞,使原本美丽的景色荡然无存,也让更多前来赏春的游客扫兴而归。

许多“野菜”和农村的野菜不一样,是为保证*土不露天人工播种的,既可打造野趣景观,还能防风固沙,对于城市绿化具有重要价值。

因此,无论是公园、街道两旁、还是社区内的绿地,都属于公共区域,每个遵守社会秩序的公民都应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,莫因贪图一时口舌之欲,损害公众的利益。

“野味”里可能藏*

包饺子、拌豆腐、炒笋丝、煮鸡蛋……

每一种吃法都是为了让野菜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

但野菜虽然是野生的,却并不是零污染的

比如,公园里的植被本身不是供食用的,喷洒的农药与农田使用的农药也有所不同。

农田种植的农作物是专门供人类食用的,所以农药的使用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的,但是公园里使用的药物就不会考虑对人体的伤害。

而且浇灌这些野菜的是用于绿化的中水。中水是由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回收处理而来的,根本达不到饮用标准。

此外,部分野菜也是有*性的!

野菜种类很多,采摘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混淆,比如苦菜和苦荬菜容易混淆;荠菜的幼株和蔊菜、独行菜易混淆;紫花地丁和早开堇菜易混淆……

▲▲▲

左边是艾草,右边是白蒿

很容易看错是不是!

很多野生植物中含有生物碱、多肽类*素,这些*素如果摄入达到一定量,会导致肌痛、心悸、乏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严重者会导致昏厥、恶性心律失常、横纹肌溶解、多器官衰竭,危及生命。

△图左为*芹,不可食用

而像蒲公英、乌头碱等一些可以入药的植物,不经过专门的炮制过程,*素也很难清除。

吃野菜,小心得不偿失

“蒲公英吃起来有点苦,就是因为这个苦味儿,所以才去火。”

“这个菜含钙高,又被叫做‘诸葛菜’,传说是诸葛亮曾经拿来充当*粮的。”

芥菜降脂、白蒿降压、马齿苋降糖、马兰头消炎、蒲公英下火、苦荬菜防癌…

许多人追逐时令野菜,除了情怀和尝鲜外,更多的是认为野菜营养价值高。

但从营养角度分析,大多数野菜都有近缘的栽培蔬菜品种,营养和口感也较为类似,其栽培环境比公园、林地等更有健康保证。

有些野菜可能含有易过敏物质,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易引起过敏反应。

比如,像野菜中的灰灰菜、苋菜、马齿苋,甚至生活中常吃的油菜、芹菜等,在人体内可分解出感光性物质,有些人对这种感光性物质很敏感,如果吃得过多,将诱发“日光性皮炎”。

此外,野菜内含的草酸、生物碱等物质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,不适合抵抗力差的人尤其是婴幼儿食用。若长期吃野菜还会造成营养不良、骨质疏松等,所以一定要适量而止。

俗话说,“病从口入”。当前,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,因误食野菜而入院的新闻也屡见不鲜,我们必须保持警惕,吸取教训,不能因贪欲而吃大亏。

不管是为了享受劳动乐趣、追忆儿时生活、还是为了满足口福,建议大家都不要随意去公园、小区绿地等公共区域挖野菜,更不要带着孩子去做这样的事!

学会与自然保持距离,保护野生动植物,多一份责任,少一份贪念,于己于人都将百利无害。

来源:首都教育、北京晚报

扫码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