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灰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史大妈底气从哪来 [复制链接]

1#
济南白癜风医院 http://m.39.net/pf/a_4324214.html

当记者多年,参观过的农业大棚不计其数。以前看大棚,一般都会被现代化的设施所吸引,立体栽培、工厂化车间式栽培等等,都是亮点。最近记者参观的一批大棚,在一些方面逆向返古,挺有意思。

手里有钱腰杆硬

5月7日,在阳曲县西北部卷子头村丘陵地带的大棚里,65岁的史润俏正蹲在水萝卜地上拔草。胖嘟嘟的黑白花小狗在她跟前一会儿嗅嗅拔出来的草,一会儿追着我们撒欢。

史大妈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,一边开心地和我聊天。她有四个孩子八个孙辈。现在在家地位比较高。为啥呢?“我从去年开始到大棚上班,按月发钱。家里还有十几亩地,主要种玉米和谷子。孩子们孝顺是孝顺,家家都有孩子上学,在外工作压力也大。我现在每月挣元,不用伸手和孩子要钱,孙子外孙回来还能买个啥哄娃高兴。自己挣钱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。没想到我老了老了,自己挣上了月工资。”史大妈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。

史大妈拔草有讲究,记者认识的灰灰菜、苦苣、嫩扫帚苗等放一堆,纯粹的杂草放一堆。史大妈说这大棚地里上的是牛粪鸡粪,不打药,拔出来的野菜回家做菜,有营养还不花钱。

和史大妈在一个大棚里拔草的李味兰61岁,是羊圈村人。李大爷的大儿子在福州工作,小儿子还上大学。因为是男劳力还有一些别的活儿,李大爷月收入元。自家地里还种着玉米、谷子和土豆,也能有一些收入,李大爷觉得到大棚上班对他们这些还留守在村里的老人来说,“解决了花钱问题。”

让史润俏和李味兰等37人包括17个贫困户在内60多岁的农民挣上月工资的,是年4月在卷子头村兴建中式塑料大棚种蔬菜的燕子生态园。

这个生态园为啥工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?又为什么要到这么僻静的地方种菜?

鱼菜共生品质好

阳曲县卷子头、羊圈村一带比较偏僻,年轻人出外工作,村里留下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。经济发展慢,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干净、无污染。

燕兰俊大学学的采煤专业,毕业后从事过煤炭等行业,但骨子里他觉得种地是最长久、最基础也最安全的行业。如何找到一片离市场近土地又没有污染的菜园是种菜的基础。机缘巧合,燕兰俊发现卷子头村农民种玉米、谷子等方式比较落后,但土地品质好。于是立即行动,采用传统的梯形堆土方式建起了大棚,聘请农民进棚种菜。

为了保证品质,燕兰俊在45个大棚施肥用的旁边养牛场的牛粪和自己养的鸡粪,采用堆垄方式种植。大棚里满眼挂着*色粘虫板。地里也不打除草剂,全靠史润俏、李味兰等人人工拔草。园区里面养着鱼、鸡,鸡在大棚里养,鸡粪种菜,拔的草和菜的藤蔓剁碎喂鱼鸡,养鱼的水浇菜,就和桑基鱼塘一样,成为一个自己循环的种养植系统。大棚种菜也轮作,蔬菜收完把鸡放进去吃菜藤蔓上肥。下一个周期再换一种蔬菜种植,保持地力也防止长虫。

因为品质好,蔬菜很大一部分供给学校、医院、企业和一些高档饭店;再加上互联网销售渠道,高品质蔬菜价格虽高客户认可度也高。

另一方面,每种蔬菜的生长期不一样,存在要么大量上市要么就缺乏的情况,品种要多,产量就上不去。目前燕子生态园的品种不低于40种,集中采摘一批后,长不出来成为喜悦的烦恼。

更发愁的是,以后谁种菜?

以后谁来种菜呢?

在真正的土地上长东西是燕兰俊的理想。卷子头村、羊圈村最年轻的农民李五毛告诉记者,我60岁,是最壮的男劳力。

没有人,靠科技发展就是唯一的路。

土地条件好的榆次区东阳镇逯村西红柿产业发展迅速。薄素梅和郭建新夫妇种植新品种西红柿已经10年了。当时30多岁的夫妻俩和家里人一合计,决定种那时还不多见的普罗旺斯西红柿。通过摸索学习,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,全村已有多个大棚种西红柿,成了远近有名的番茄产业基地。他们成立了逯宝专业合作社,带动本村和周边村多户农民种植西红柿、嫩玉米、葡萄、草莓等水果蔬菜并通过传统和互联网方式销售,农民受益不小。年农民当年新建大棚当年就能回收十几万元的投资。

48岁的薄素梅夫妇是村里最年轻的还种地的农民,合作社的大棚里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的农民在种菜。他俩不但有丰富的种植经验,还负责在网上销售合作社的农产品,联系安排物流企业运送,成为种植销售的多面手。薄素梅告诉记者:“现在种地的都是老年人,只能靠科技发展和农业机械化。我们浇地用滴灌设施,通风降温用环形风机,冬天有补光灯,采摘好的蔬菜用电瓶车运输。但是采摘本身必须人工,要考量成熟度。包装也是人工,要挑拣。”

燕兰俊认为,蔬菜品种多生长不同期做不到种植精细化,发展趋势是小型机械化。现在的园区是智能化种植,有自动化体系、可视化仪器等,但是操作也要人。生态园是山西春泥院士工作站阳曲试验基地,山西大学生实训创业基地,通过这些方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人,是燕兰俊的出发点,也希望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。

农业是一个周期长、见效慢的产业。从开始种菜到种出一定规模,薄素梅夫妇用了10年,燕兰俊前后也用了12年。他们种菜都带动了周边留守农民流转土地、成为在大棚上班的工人,实现了不出村也能有钱挣的理想。榆次区给逯村修好了路,观光农业发展了,采摘也成为农民的一份收入。燕兰俊的生态园也有采摘项目,但是他自己并不十分喜欢做观光农业,而是想真正让种植业达到绿色化、生态化。

未来谁种地?这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现实问题,也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。有了农业产业化企业,农民在家门口能挣上钱,而且能挣到心目中的数字,才会留住人。薄素梅对此比较有信心:逯宝合作社入社农民一年一个大棚种几茬菜能挣十几万,在城里打工不一定能挣这么多钱,岁数大了,很多人就回来了;再加上农业科技的发展,应该不愁种菜的人。在条件略差的阳曲县大盂镇卷子头等几个自然村,引人回流还需时日。即便如此,史润俏从家庭妇女成为每月拿工资底气十足的工人,比起以前纯粹种粮食的日子,已经很有成就感了,她希望随着生态园的发展,自己能挣的更多。要是再发展,能把孩子吸引回来,上班种菜,下班种自己家的地,大家在一起,其乐融融就更好了。

毕竟,农民离不开土地,农业是基础产业,也是永远离不开的产业。

山西经济日报首席记者崔晓农

摄影王昕

责编:白碧薇

审核:岳海棠李青

早早读知天下山西品位经报观察

山西经济日报重磅推出《晋品?早读天下》,一道有品位、有品格、有品质的新闻早餐,让晋品早读陪伴您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。敬请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