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灰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陕西人的早餐之凉菜 [复制链接]

1#
昨天说了陕西人早餐的“三大主角”之一的馍,今天说一说最为出彩的一个主角,菜。陕西人早餐吃的菜分炒菜和凉拌菜,今日那先讲一下关于凉拌菜的门道。先说凉拌菜吧,分为生拌和需要焯水的。春季的野菜大多是需要焯水的,印象最深刻的苜蓿芽和荠荠菜,苜蓿刚发出芽来,便到了掐苜蓿的季节,大家也就纷纷出门拿上“笼”(音第三声,陕西人把藤条编制的篮子称为笼)去掐苜蓿,掐苜蓿不用其他工具,用手指甲盖直接掐断即可,这样一是能够最直观的判断苜蓿的老嫩程度,再一个能减少铁器接触苜蓿之后带来的异味,还能确保苜蓿更好的生长,经历一个轮回成熟结籽发芽,再给人们带来春天的味道。小时候村子里没有种苜蓿的,所以掐苜蓿芽只能去找野生的,而春季另一种野菜荠荠菜则是长在麦田之中的,荠荠菜叶片狭长且略带有尖刺,挖荠荠菜就需要用铲子了,找到荠荠菜,铲子探入其根下一厘米左右,将根铲断,轻轻一挑,荠荠菜就挖出来了。新鲜的荠荠菜和苜蓿采回家之后,用水淘洗干净泥土,然后入锅焯水,苜蓿和荠荠菜一入锅,便有一种清香散开,焯过菜的水颜色是浅绿色,我曾很多次想喝那个水,后来偷偷喝过一回,是一股荠荠菜原有的苦涩味,但并不难喝。焯过水的菜需要挤一下水分,便于接下里的调味,蒜切成粒,和辣椒面一起放在菜上边,然后加少许盐,再用烧油的勺子在灶坑里烧一勺油(小时候记得每家都有一个专门用来烧油的勺子,那个勺子还能炒鸡蛋、“消肉”,消肉简单来说就是把臊子加热,将凝固的荤油化开,但烧油勺现在很少看到了),一勺滚油浇在蒜粒和辣椒上,香味立马散开,这时候再倒入一些陈醋,搅拌之后便是一道极为美味的凉拌苜蓿荠荠菜。夏天物产丰富,菜园子里的菜种类繁多,但适合生拌的只有黄瓜,那会总感觉特别神奇,每天都能在菜园子里搜寻到几个黄瓜吃,明明昨天看着还小小的一只,今天就那么大了。不同于别的地拍黄瓜的做法,我们那多是将黄瓜切片,然后拌法和调料同上边拌苜蓿荠荠菜一样,重口味的当然还能直接用醋浸一盘辣椒圈,也是极为难得的美味,辣椒辣味不是特别重,极为的爽口下馍。而需要焯水的则是茄子还有豆角,准确的来说,豆角需要焯水,而茄子需要蒸制,小时候记得多是那种长条紫切,对半剖开之后上笼蒸五分钟左右,然后稍晾凉之后改刀成条状,然后剁青椒末,蒜末,这个好像是不用放辣椒面,然后加盐,浇油,加醋,搅拌之后就可以享用了。豆角先择去那条筋,然后切成寸段,焯水直至煮透,毕竟豆角这个东西煮不熟吃了真会出事。焯水之后的豆角摆入盘中,拌法和上边的茄子一样。这里还要说一个特别另类的,拌西红柿(我们那里把西红柿叫洋柿子),不是用糖拌,而是用盐、醋、辣椒来拌,那个味道真的是,接受不了。西红柿常见的吃法除了生食之外,是切成瓣,然后撒入白糖,静置一会,西红柿吸收了糖的甜味更为爽口,但最吸引人的永远是西红柿的汤汁在糖的作用下析出,混合着糖的味道真的是令人疯狂的味道,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试一下,但我总觉得外边的西红柿没有家里种的香,也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味道了。接下来到了秋天,秋天当季的是土豆,红萝卜,白萝卜,但很少有把土豆焯水之后做凉拌菜的,基本都炒着吃。红萝卜凉拌需要切细丝,剁些青椒在上边,加盐,浇滚油,加陈醋。胡萝卜的甜配合上青椒的辣,醋的酸,形成一种非常奇妙而又另类的味道。白萝卜则需要切粗条,拌法同胡萝卜一致。冬季没有新鲜的菜品出产,但是有窖藏的萝卜,还有晒干的“灰灰菜”和“鸡娃菜”,灰灰菜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而得名,可能是晒干之后它的颜色是灰色的吧。新采的灰灰菜一定要反复揉搓,将灰灰菜上边那层粉末搓掉,然后晒干,装入塑料袋封藏。鸡娃菜只取那个形如鸡头的尖,略带一点嫩茎,晒干之后也密封保存。到了冬天,过了夏季和秋季的灰灰菜和鸡娃菜被请出来,入锅焯水,之后拣去其中的杂草和硬梗,母亲总会仔细的拣过,但在吃的时候总能吃出一些杂草,可能是它们藏的精细。鸡娃菜和灰灰菜本身有一股特殊的味道,加上蒜末和盐之后浇滚油,然后放入醋,经历岁月的沉淀,这些野菜有了更为深邃的味道,这几年谁家晒了点灰菜便是难得的惊喜与美味了。冬天窖藏的还有红萝卜和白萝卜,凉拌之后依旧是新鲜的味道,开胃下馍。这里还有提到我们那里基本在过年才能吃到的一个拌菜,称之为“凉盘”,用一类菜品的名字来命名一盘凉菜,足见这盘菜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。配料是胡萝卜,菠菜,大葱,粉丝,豆芽,猪头肉,猪肝,猪心,猪耳朵,五花肉片。配料丰富一是营养的搭配,而是为了体现这一年的生活富足,谁家的凉盘里要是没肉或肉少了是要被人笑话的。除了大葱为了提味之外,其他的食材都是要熟制的,胡萝卜切菱形片,那段时间切的萝卜片要满足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使用,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量,洗萝卜,切萝卜,然后将一部分焯水,用作拌凉菜,另一部分不焯水,用来炒热菜;菠菜也切段焯水备用;粉丝焯水之后备用即可,并不会说为了食用方便就改刀,就为了图一个长长久久的兆头;豆芽必然焯水,这个东西不能生吃想必大家都知道,但豆芽吃起来真的费牙,每次都嚼的腮帮子疼。素材的部分备齐之后就得准备荤菜了,前几年大家都喂着一头年猪,宰杀之后便把调凉盘的部位拿出来进行加工,头肉和耳朵需要除毛,多用火炙烤,然后刮去表皮的焦糊,猪肝和猪心需要充分浸泡,除去血水,然后把精挑的五花肉和头肉、耳朵、猪心、猪肝一起下水煮熟,因为要进行后期调味,所以煮的过程中只需加几片姜,折一段葱,撒入适量盐即可,煮熟捞出,五花肉、头肉、心、肝切大片,猪耳切丝,将这些食材取出适量放入一个盆子中,加盐、花椒粉、五香粉,浇上滚油,再加入稍大量的陈醋,搅拌均匀,等食材吸收了调料的味道再盛出食用。我对于头肉和五花肉有一种天然的惧怕感,但总有人说那是难得的美味,但我今生可能没有勇气尝试了。好的凉盘酸香可口,肉香菜香配上葱的的俏味,是难得的酒菜,但因其制作繁琐,所以只在春节前后才做。也可能是前几年物质相对匮乏,只有过年前后宰杀年猪才有这么齐全的食材吧。近几年养猪的人少了,买的肉吃起来总觉得少了一份最原始的肉香,而肉的腥味也需要大量的香料去压制,吃粮食长大的猪终归是没有了。随着时代发展,凉盘的配菜也加了腐竹、木耳等,但时代在变,“凉盘”却还基本保持着最原始的味道,也算是一件幸事。凉盘这便是我认知中的陕西人早餐中的凉菜,若有遗漏,敬请指正。后续会有关于热菜的解读。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