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灰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古代吃货们最爱的野味,感受舌尖上的春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hj_bjzkbdfyy/

舌尖上的野菜之味

随着寒冬一天天的走远,进入了莺儿狂。燕儿狂。翠盖红缨,道上往来忙的春天啦!!都说春雨贵如油,这不仅滋润着万物生命,还滋养着我们挑剔的舌尖。

虽然说现在有着温室大棚无土栽培各种高科加持,我们各个季节都能吃上丰富的蔬菜,但春天当季野菜那一口鲜甜脆爽,那可是鲍鱼龙虾多宝鱼能满足的哦。

有的杠精小伙伴说了,嘿小鼬你不是历史小达人么?怎么搞起吃播带货了?那嘿小鼬可有话说了,因为这些野菜都

超有文化!!

嘿小鼬今天就带你去一趟希望的田野上,哎嘿哟嗬呀儿伊儿哟,我们边挖野菜边涨知识吧。

荠菜

春天的田野上经常能看到°绽放,长得有点像蒲公英叶子的植物,要是看到他,别多想,盘他,这就是今天的主角之一—荠菜

根据文字记载,荠菜被写入古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多年前。《诗经.谷风》中就有“谁谓荼苦,其甘如荠”的诗句。在当时经常把荼和荠放在一起比较,一个苦一个甜,一个若小人一个若君子。

据《明皇杂录》记载,唐肃宗上元二年七月,伴随在唐玄宗身边的太监高力士被贬,途经夜郎南边的巫州时,看到漫山遍野的荠菜没人采摘,不由触景生情有感而发,吟出一首小诗:“两京做斤卖,五溪无人采。夷夏虽有殊,气味都不改。”

高力士给李白脱靴

看来荠菜虽然只是小小的长在路边田野的“草根级别”的食材,原来在唐朝长安的菜市场上它可是能卖出高价的抢手货。

大吃货苏东坡,他曾经写过一首题为《子由种菜久旱不生》的诗,其中有“时绕麦田求野荠,强为僧舍煮山羹”的名句。

不仅有诗,好厨子苏东坡还留下了菜谱,苏东坡把吃荠菜、萝卜、粳米不加佐料煮成的羹,后人把这种食品称作“东坡羹”,在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眉山一带非常流行。

“东坡羹”这道荠菜萝卜粥的美味还吸引了另一位荠菜的死忠粉—著名诗人陆游。陆游在四川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,投身*旅生涯时,吃了“东坡羹”后,写下赞美荠菜的诗作:荠糁芳甘妙绝伦,啜来恍然在峨岷,

陆游对荠菜可是绝对真爱,他为荠菜打call的诗词多达36首。要知道陆游是中国历史上诗词著作最多的作家,他一生所作诗词赋共有9千多首,可见他嗜荠若命之爱荠情结。

他对荠菜的做法也很讲究,主张采来便煮,确保新鲜:“不著盐醯和滋味,微加姜桂助精神。风炉歙钵穷家活,妙诀何曾肯授人。”绝对还原食材本身的鲜美滋味。

他甚至说:“日日思归饱蕨薇,春来荠美忽忘归。传夸真欲嫌荠苦,自笑何时得瓠肥。”看来在他心中,荠菜才是他回家的诱惑。

晚年的陆游对荠菜那更是玩命的夸,“残雪初消荠满园,糁羹珍美胜羔豚。”“手烹墙阴荠,美若乳下豚。”说荠菜吃起来比吃烤乳猪还要美味。

陆游为了这口鲜美,自己还种了一院子的荠菜,还得意的说“从今供养惟春荠,莫羡愚公日万钱。”绝对是家中有矿的不如院子里有荠菜的啊!

马齿苋

要是在田中看到这种叶子小而圆,厚厚的有点像多肉,茎是红色圆长条,那应该就是马齿苋本苋了。这种菜被也被称为长寿菜,对于古人来说,它更是春季饥荒的救命菜。

朱元璋第五个儿子叫朱橚,他曾组织编写《救荒本草》,说马齿苋“以其叶青、梗赤、花*、根白、子黑,故名五行草耳”。《西游记》第八十六回的素宴就有一道“浮蔷马齿苋”说它“芽儿拳小脆还青”。

作为一个有文化的蔬菜,当然要有文人墨客来为他助力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在《园官送菜》中写到了他餐桌上的常客:“苦苣针如刺,马齿叶亦繁。青青佳蔬色,埋没在中园。”

怎么写马齿苋的总有种浓浓的穷苦气息?没错,马齿苋作为野蛮生长的春季野菜之一,被称作是穷人的救命菜不是没有道理的。所以它也成为了忆苦思甜行动的代言人。

《唐语林·卷一·德行》记载:“德宗初即位,深尚礼法。谅暗中,召诸王食马齿羹,不设盐酪。”说的是唐德宗刚刚上位,提倡大家要尊从孝道礼法,于是请了大臣们来吃一顿连盐都不给放的马齿苋羹。估计就是太抠了,死后才落得猜忌刻薄的评价。

马齿苋不但可以果腹充饥,它还有很大的药物价值,最突出的功效就是清热解*、凉血止痢。

武则天有个曾侄孙叫武元衡,在四川任职时正值炎夏,他的腿上长了一个痒疮,“自苦胫疮痒不堪,百医无效”,后来严重到无法工作,只能回到长安休病假。

后来有属下给了个马齿苋到偏方,“捣烂马齿苋敷上,不过两三遍”。武元衡相国果然用之便愈。

这个野菜既能解口腹之欲,还能外用疗伤,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啊!

莼菜

相比前两道美味遍布大江南北,莼菜可就只有南方的小伙伴们能吃到这一口滑嫩了。莼菜的圆融滑嫩,在唇齿间缠绵悱恻,让人瞬间有好想谈恋爱的感觉。

要追溯它的历史可就厉害了,《鲁颂·泮水》中说:思乐泮水,薄采其茆。茆就是莼菜。

过去在江浙一带的莼菜数量繁多到放舟可采的地步。唐朝贺知章就写过:“镜湖莼菜乱如丝,乡曲近来佳此味。”皮日休也说:“雨来莼菜流船滑。”可见莼菜在水中的茂盛程度。

所谓“饭稻以终日,羹莼将永年”,能把这句话发挥到极致的还是西晋文学家张翰。话说这位仁兄从家乡被调到了洛阳做官,洛阳可吃不到“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”,张翰为了对得起“吃货”二字,为了心心念念的一口莼菜,竟至弃官“命驾而归”。“莼鲈之思”的典故由此诞生。

莼菜不仅当地人爱吃,就连皇帝也无法抗拒它的美味。据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长兴(今浙江湖州)西湖,一名吴城湖,湖中出佳莼,尝贡”。

既然皇上爱吃莼菜,那自然有一些拍马(龙)屁的人来投其所好了。

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苏州,苏州有个张志宏献上了四缸莼菜和“莼菜诗”,诗中写道:“叶青如碧莲,梗紫如紫绶,味滑若奶酥,气清胜兰芳”。博得龙颜大喜,敕封张志宏为官,一些柠檬精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“莼官”。

用莼菜作为仕途生涯的敲门砖,这路子也是十分有创意的。

“有文化”的野菜实在繁多,不仅上述三位,还有“昔在南阳城,唯餐独山蕨”的蕨菜;“萎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”的芦蒿;“菜能芬人齿颊者”的香椿;“野饭具藜藿,永日亦不饥”的灰灰菜….

这些田野中的“野味”有的清香有的爽脆,除了让我们在吃腻大鱼大肉之后清理肠胃,也仿佛带我们打破时间屏障,穿越千年,与古人一同领略吃野菜时或心酸或知足或豁达的心境,说不定你吃的时候,也能悟得一番人生境界,写出一首好诗呢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