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年时期的乡下,每到夏天,便有许许多多野花野草和树木蓬蓬勃勃地生长。其中不少卑微得仿佛连个正规的名字也也没有,但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,也生机盎然地活着,昭示生命的伟岸。它们,曾最大限度地生动和丰富了我们的童年。现在,已有不少连它们的土名也叫不上来,但乍一看到,仍然有一种久违的温暖。
这个应该叫做楝树,是当时农村常见的一种树。树干呈褐色,树叶有股苦涩的味道,树身高高大大。结出的果叫楝豆,圆圆实实,抓在手里很好玩。楝豆晒干后,冬天里用水煮熬,可以治疗脚手冻裂。当时还有一个专用俗语,叫做“闹手”什么的,记不清楚了。
这个俗语叫做毛毛狗。田野里到处都是,可以用来喂牛,但牛也不大爱吃。有不少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,常常用它细长的茎编制成小鸟、蚂蚱等,用来逗小孩子玩。
这个已经记不清名字了,是不是叫做“涩拉秧儿”?这东西百无一用,常常生长在田埂上,拖出很长很长的细秧子,秧子上布满小刺儿,有些扎手。庄稼人很不喜欢它们,不好消除,不好收拾,如果没有什么原因,就让它们自生自灭。
这个俗名仿佛叫做水蒿,青青的叶片,长长的茎干。和普通的艾蒿不同,它没有什么药用价值。记得当年生产队每到夏天要发动社员集绿肥,它就成为主要原材料,被一捆一捆或一箩头一箩头地收割起来,运到指定地点充公分。
这个确实定不准叫啥了,有点像水蒿,但显然又不一样。仿佛记得有一种叫做“秃妮子头”的东西,是不是长大后就这样了?
这个同样叫不上名字。只记得它叶片很大很厚实,也不能作为饲料,它的生命力很强,能够一直坚持到大雪降临仍郁郁青青。
这个叫做辣鼻窜儿。叶片上有黑点,可能就是有些辣眼辣鼻的。它和灰灰菜相似,但远没有灰灰菜受欢迎。嫩着的灰灰菜可以食用,吃起来挺不错,现在有些农家餐馆还有这道菜。将它们拌上少许面粉蒸熟,放上蒜泥,浇上明油,很好吃。
这个同样叫不上名字。记得它能够结一种小莲花盘儿一样的果实。刚开始是青色的,等到长熟以后成了红色的。它的果实不能食用。常被小孩子采摘下来,用手一搓。满手是浅红的的浆液,悄悄涂在别人的脸上,很搞笑好玩。
童年时的农村,有许许多多看似毫无用处的植物花草和树木,它们默默地生长,默默地死亡,与掌声、喧哗、鲜花无缘;但它们朴实坚毅、沉稳大气,不左顾右盼、不瞻前顾后,不招摇、不张扬,泰然自若、荣辱不惊;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美丽与忧伤,享受岁月的温馨与漫长。
它们,同样让人宁静、让人信赖、让人感悟,也同样值得让人敬重和让人怀念!
穿越岁月的风尘,你还能够记得它们的名字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