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是纪念三闾大夫,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。端午节前面是芒种,过去一年里最忙的时间到了,因为要收麦子。这些年家乡中麦子玉米的越来越少了,大量的土地种的是苹果,梨子,桃树,还有花椒,油菜,苗圃等等。图中是我们家地里的桃子,味道很好,果核脱落很方便,肉质绵甜软糯,快熟的时候就红了。
家里的桃子虽然没有孙悟空在蟠桃园吃的那个大,但是也属于人间美味了,珍秀美食。桃子聚天地之灵气,集日月之精华,在昼夜温差,采光通风的作用下,长的很有质感。今年桃树很多,国道,省道,县道,或者乡村生产路两边,随处可见桃树。三月桃花开的时候,桃之夭夭灼灼其华。端午节桃子快熟了,红红的散发着果香。图中是家里的桃子。
芒种是一年三夏大忙的节气,紧接着就是端午,过去收麦子都是雇用麦客,用镰刀一下一下割麦子,然后用车拉到土场上去打碾,有的是打麦机,我们完全人工打碾,很费劳力,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就是这样。现在收麦子,再多的地一天就收完了,收割机往地里一开,然后脱皮的麦粒就倒在三轮车上,拉回家了。图中是父亲在门口摊晒麦子,用木锨扬场,为了脱麦壳。
现在收割机操作,麦子到家里,在门口水泥路上摊开来,晾晒,因为天气热,赤日炎炎似火烤,一天就晒的嘎嘣脆,就可以收进粮仓里了。民以食为天,粮食永远是头等大事,北方人爱吃麦子做的食物,我们当地有挂面,锅盔,还有油泼面,扯面,浆水面等等,过去逢年过节走亲访友,还要带花馍呢。图中是父亲在摊晾新收割回家的麦子。
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从为周孝王养马的秦非子到秦孝公嬴渠梁到秦始皇嬴政,赳赳老秦,创造了雄伟的基业。这个从陕西三原人孙皓晖的大秦帝国中,有全景展现,波澜壮阔,气势磅礴。秦非子善于养马,获封秦地,从此就多了一个秦国。八百里秦川,关中平原,周秦汉唐,十三朝古都,散落各处的遗迹名胜。我们从小吃面食,从早到晚,所以吃米饭不习惯。图中是母亲在电饼铛上烙制的韭菜饼子。过去都是在大铁锅里烙制。
我一直觉得西方的披萨,是学习我们的烙饼制作工艺,但是在最后关头,忘了一个重要工序,把第二章面饼,忘了往撒了菜馅的第一张饼子上面盖,所以就成了披萨。毕竟我们陕西山西人吃面食,要比意大利人早得多。只不过意大利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,把一些独有的佐料放进去了,比如芝士。图中是母亲用韭菜和马齿笕烙制的饼子。
陕西面食确实博大精深,像扯面,杨凌蘸水面,揪片,手擀面,拉面,还有油泼面,麻食,还有鱼鱼搅团,以及锅盔等等。就像山西人能把土豆化腐朽为神奇,制作出几十种难以用视觉辨认的饕餮美餐一样。山西面食也不少,像剔尖,擦尖,还有饼丝,莜面栲栳栳,以及刀削面等等。图中是母亲做的鱼鱼搅团,自己家里制作的,原生态无添加,确实比较有机。
端午节家里也吃粽子,我们不爱吃肉粽,吃的都是蜜枣,赤豆,豆沙等馅的粽子,甜甜的,绵软的感觉,散发着竹叶的清香。农村人吃菜有时候不需要去超市买,早市买,自家地里种了蔬菜,大葱,韭菜,菠菜,还有蒜苗,豌豆,或者随便长出来的灰灰菜,马齿笕,还有苜蓿,以及到了季节,树上开的槐花,都是可以做菜的。谁家地里有一片菠菜,稍微老了又不要了,所以大家都去挖菜,可以说有效利用资源。图中是吃搅团炒的灰灰菜等小菜。
天热了吃凉皮也是一种享受,凉皮很好做,我自己都会。面粉用水拌匀,然后揉成一团,在清水里面洗呀洗,最后就把面水和面筋分开来了。面筋蒸熟切成菱形,面水放一段时间,把上面的部分水倒掉,剩下的感觉浓淡适度,就可以搅匀,然后放在铁皮的工具上面蒸了,薄厚自己掌握,底下抹上油,防止粘底,熟了揭下来,切成条,倒上辣椒醋水蒜泥,还有炒的菜一起拌匀,吃起来香喷喷的,胃口大开,是暑热季节的一道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