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灰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童年记事3剜野菜 [复制链接]

1#

那时候农村都很穷,粮食产量低,生产队的夏粮,缴罢公粮后就所剩无几了,分到各户的麦子不过百儿八十斤,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,咋着节省也吃不了一年啊。

说是瓜菜半年粮。瓜是地瓜,就是红薯,秋天刨了红薯以后,分到各户,仔细分拣,没有伤疤没有虫害个头匀称的,挑出一部分来,藏在地窖里,吃新鲜红薯。有伤疤有虫害三尖葫芦头的,或者窖里放不下还有多余的,就切了干儿,晒干,便于收藏。然后整个后秋里,整个冬天,一直到春上红薯发芽前,窖里的红薯是主食,早上红薯苞谷糁儿,晌午蒸红薯,晚上红薯茶。红薯吃完了就吃红薯干儿,红薯干儿包谷糁儿,或者把红薯干儿磨成面,蒸出来的馒头粘嘴粘牙,热馍烧爪子,凉馍硌腮帮子。

红薯干儿

菜是野菜。那时候没有反季节蔬菜的概念,就是有也没有钱去买啊。生产队有菜园,种的都是时令菜,平时分给各户吃。春上也有种上几亩冬瓜的,到秋后菜园里都凋零的时候,一地大大小小的冬瓜,像一群羊在地里啃草吃。生产队里把冬瓜分了,也能顶一些时日。

秋收以后,种上小麦。再切切晒晒红薯干儿,整个冬春季节就没有什么农活儿了。麦子播种后十天半个月就出苗了,先是鹅黄,然后淡绿,打春之后便是绿油油的,生机勃勃。但是农民心里,却是一日慌似一日。为何?直到阴历四月底五月初麦黄之前,粮食是一天一天减少,麦收却还遥遥无期。这一段时间就叫青黄不接。青黄不接的时候最难过,得苦熬。怎么熬?剜野菜,吃野菜,顶一顿是一顿,定一顿省一把粮食。

那时候很自觉,放学回到家,放下书包,不管大人在家不在家,二事不顾,?上篮子,拿上铲子,就跟小伙伴儿们一块儿去麦地里剜野菜了。

麦地,一片绿油油的

那时候还不兴撒化肥,也很少打农药,所以麦地里有不少的野菜,绿油油嫩乎乎的,藏在麦苗之间,需要仔细寻找才看得见。

最好吃的一种蔬菜是面条菜,叶子细细长长的,宽度跟面条儿差不多,长短跟柳叶一样。它的名字是最奇怪的,既跟它的长相贴切,也跟它的用途一致:煮面条的时候,把它放在面条锅里,满屋满院都是清香味。当然,拿它来做面条的时候,往往面条很少野菜很多,毕竟剜野菜就是要省粮食的啊,如果没有这把野菜,连面条也不一定能吃上呢。

面条菜

还有一种跟面条菜类似的野菜,叶子也是长长的,只是比面条菜的叶子稍宽一点点儿,我们叫它面片菜,就是说它的宽度跟面片儿差不多,味道跟面条菜也差不多,比面条菜少见。

有一种长得跟面条菜、面片菜差不多的东西,叶子也是细长,但是比面片菜的叶子更宽一些,更肥厚一些,棵子也比面条菜面片菜更粗壮高大一些,我们叫它胖姑娘腿,是一种有毒的野草,不能吃的。有一句话,叫“胖姑娘腿,今儿吃明儿伸腿”,听起来好像有剧毒的样子,但是我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谁吃了它中毒的。

麦地里还有野辣菜,叶子毛毛糙糙的,嫩的时候采摘回家,滚水焯一焯,凉水激一激,然后凉拌,或者炒着吃,味道微苦,又透着清香。

野辣菜

跟野辣菜长得比较像的,有一种野菜叫野绵菁,其实就是油菜籽的苗,大概这麦地前一年种的是油菜籽,种子洒落在地里,一到春天就长出苗来。它的叶子形状像野辣菜,但是页面上非常光滑。把它的嫩苗焯水后包包子,或者清炒,口感软和细嫩,味道也是非常好的。

麦苗渐渐长高,面条菜面片菜出了苔开了花,就不能吃了,就找灰灰菜。灰灰菜喜欢生长在潮湿阴凉一些的地方,叶片儿有椭圆的,有巴掌一样的;茎秆和叶片儿中间有绿色的,有红色的。灰灰菜的叶片上有一层灰蒙蒙的醭,掐它的嫩尖儿淘洗的时候,水里会出现白茫茫的一层。这种野菜可以下面条锅,也可以拌面蒸着吃。但是不能多吃,因为它碱性大,吃多了容易生眵目糊。

灰灰菜

而另一种野菜蒸吃就比较好,味道就是清香,纯正,没有什么怪味。我们叫它老嬎蛋儿,生长在河边沙滩上,圆圆的、细小的叶子,长在一条条细枝上,一条条细枝紧偎在根部,团成一个草球儿。把它的嫩苗薅出来,掐掉根部,洗净,拌面蒸着吃,很香。

转眼几十年过去了,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不再为吃饭发愁,但还是想念野菜的味道。春天去麦地里看看,除了偶尔见几棵野辣菜,其他的野菜野草都不见踪迹了。超市里一年四季有新鲜的蔬菜,还是没有哪一种能比得过当年野菜的清香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