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https://m-mip.39.net/czk/mipso_4323530.html季节都是有味道的。三月,春光正美,春味也正足。各种野菜、河鲜是大自然的馈赠,是日常生活的调剂。然而,食物的味道从来都脱离不了时代的特性。在我们记忆的味蕾上,春之味里有童趣,有艰难,更有人间至爱……
“绿肥”紫云英成救命草
讲述李春明71岁来自湖南长沙
我老家在江苏常州。上世纪60年代,紫云英被用作绿肥。冬季,人们在休耕的田里撒播紫云英的种子。春天,紫云英长起来了,收割后和猪粪、塘泥混合搅拌沤肥,做水稻的基肥使用。鲜嫩的紫云英也可以炒着吃,像荠菜,清香可口。但紫云英是生产队种的,大家平时不会去采摘。
后来,到了困难时期,人们吃糠咽菜。大家去田地里挖野菜吃,有时也会偷偷地采摘队里种的紫云英。毕竟救命要紧,生产队这时也不管了。把紫云英烫熟切碎,做成菜团子,要比一般的野菜好吃。那时候,紫云英也比野菜多,所以它还真是救命草、功臣草,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性命。
紫云英花蜜很有名。在没有零食的年代,孩子们躺在紫云英田里,摘下小花吸食一点甜味,非常满足。
靠杨树叶度饥荒
讲述王子昆65岁来自河北怀安
上世纪60年代,春天青黄不接时,人们往往以野菜充饥。我们这儿除了吃野菜,还吃一种小叶杨的树叶。
小叶杨的树叶能吃的时间不长,早了叶子小太嫩,迟了叶子大嫌老。每到4月中旬后,人们就开始上树摘小叶杨树叶了。树叶拿回家后洗干净,煮上十几分钟,再用凉水浸泡三五天就可以吃了。最好的吃法,是用油盐酱醋等调料凉拌。在我小时候,用它来充饥、救命。除了凉拌外,还用它跟土豆熬着吃,或是剁碎掺上玉米面做成锅贴……才吃的时候觉得挺好吃,吃的次数多了,就苦涩难咽不好吃了。年,哥哥被下放回家,姐姐念完书赋闲在家,家里粮食更紧张了,要不是小叶杨树叶弄得多,那日子真没法过。
挖野菜做“苦累”
讲述王新军72岁来自河北邢台
“苦累”是河北的一种食物,看名称就知道应是艰苦年代“发明”的食物。我年出生,童年时代生活艰苦。春天,小伙伴们经常挎着篮子去挖野菜。荠菜、灰灰菜、苣苣菜、蒲公英、刺刺菜……挖满一篮子,我们拿回家让母亲做苦累吃。
母亲把野菜洗净晾干后切碎,抓些白面粉、玉米粉撒在上面,然后撒上食盐拌匀。锅里烧开水后,在笼屉上铺块屉布,倒上拌好的野菜,盖上锅盖用大火蒸。蒸熟出锅,倒在一个盆子里,淋上酱油、醋、香油,再捣几瓣蒜拌匀,苦累就做好了。苦累既是主食又是菜,在缺少粮食的年代,为我们兄妹提供了营养。
婶子送包车前草
讲述邵庆春76岁来自浙江湖州
年9月,我们杭州多名初、高中毕业生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杨显村插队。插队第三年春天,一天傍晚收工,我因为上火,身体不舒服,有气无力地走在后面。俺们二队的王喜婶子叫住我,从口袋掏出一包东西给我,说:“我看你最近像是不太舒服,给你这个熬汤试试。”平时,王喜婶子对我们知青都非常关心。我接过纸包打开一看,是种野草,牛耳形的叶子。婶子说:“这叫车前草,熬汤喝,利尿去火,俺们叫它猪耳朵,过去穷的时候当菜吃!”说完,她又塞给我两个白面馍馍。我接过馍馍转身要走,婶子在身后一个劲儿交代:“丫头,根可别切掉,要和叶子一块儿煮。”
那天晚饭后,我们用车前草熬了一锅汤。7个女知青一人一碗,闻着那股清香味喝了下去。第二天,我们继续熬汤喝。两三天后,我们都觉得肠道通畅,全身舒坦……从此,我就记住了车前草,就像记住了插队地方的乡亲。
海岛捉蟹是件美事
讲述曹银员68岁来自浙江宁波
我的故乡在浙江舟山群岛中部的岱山岛。那里螃蟹品种很多,有沙蟹、光溜蟹、拜元蟹、花蛤蟹……春雷之后,螃蟹纷纷从泥洞里爬出来晒太阳。
海滩捉蟹是一件美事。年少时,每年春天我都去捉蟹。在沙蟹和光溜蟹成群出没的地方,我将渔网铺开,用条长约30米的绳子作牵网绳。我拉直绳子,在30米外蹲下守株待兔。待群蟹爬出洞口,我猛然紧拉牵绳。瞬间,渔网收拢,螃蟹被缠入网中。一网下来,收获少的有三四斤,多的则有十来斤。钓蟹则是另一种乐趣。找根竹竿系上一条线,用菜籽油浸过的棉花球当饵,在岸边泥滩草丛中投下,慢慢摆动钓竿——用这个方法钓敏捷的拜元蟹效果很好。还有一种方法:找一条线,绑些似干非干的臭小鱼作饵头,投入沙滩的潮水中;线的另一端绑着一根小木棒,宽松地插入沙滩上。不一会儿,倘若小棒微微颤动,说明水下有蟹活动,即可收线。
捉到的螃蟹,可炒可蒸,也可用盐水泡后食用,或用石臼捣碎做蟹酱。在春季,螃蟹是我家常吃的一种菜。
短发言
小时候,母亲带我到田野挖清明菜。母亲把清明菜捣碎,把糯米粉、粳米粉用开水烫软,把它们和在一起,揉成一个个绿色圆饼。然后,放在锅里去烤。烤熟的“清明粑”外脆里糯,咬下去满口清香……这熟悉的妈妈的味道,现在再也尝不到了。(湖北荆州彭素君71岁)